第380章 文官们的阳谋!!_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五日小说网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 第380章 文官们的阳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0章 文官们的阳谋!!

  陈寒对于现在日本小鬼子们的行动完全不感兴趣。

  他现在就可以明着说吞并日本那是迟早的事。

  他之前做过很多次梦说要吞并掉小日本,但是从来都是只做梦而已。

  虽然这次也是做梦但是在梦境当中,能够如此真实的还原也算是游戏工作者煞费苦心了。

  估计是游戏工作者很明白每个国人心里面最热切的想法,所以对于这方面的想法的实现他们是不顾一切的支持的。

  对于这一点陈寒得狠狠地点赞才行。

  在安排了大量的工作之后陈寒马上就给国内发信息,务必要让国内提供更多的武器装备过来。

  虽然他也很想在日本这里建设生产线,但奈何这个时期的日本科技方面实在落后,想要完成一个合格的零部件都很难。

  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从国内送过来。

  刚好现在还有很多的小日本奴隶需要运送回去。

  ……

  信件和小日本奴隶运到东南沿海宁安长公主手上,已经是两个多月后的事情。

  而在这这一個多月里面国内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随着京师大学正式开学让索菲亚没有想到的是,工匠们在开学的时候感受到了学校对他们的足够尊重,于是一开学之后就踊跃将自己的独门绝技贡献出来。

  在京师大学的专利局都是从民间征调过来,与官方朝廷一起组成的审核团。

  他们在仔细地审核这些技术之后,分别给出了甲乙丙三等专利的补贴。

  甲等自然是涉及国家大型基建项目的技术。

  乙等是民间大型基建项目的技术。

  丙等则是日常生活的专利项目。

  按照京师大学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甲等专利项目每个月的补贴是十两银子。

  乙等是五两银子。

  丙等是二两银子。

  当学生们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都炸开了锅。

  “什么?原来一开始说的补贴二两银子只是最简单的专利?”

  “对啊,我看到已经有不少的同窗都领到了。”

  “我的老天爷,连最低等的专利都能获得二两银子的补贴,京师大学诚不欺我也!”

  “不行我也要努力钻研技术,我的技术虽然没有被评上但是有专家说,我的思路是对的就是需要不断改进,从不同的方向得到最合适的路子。”

  “我也要去好好努力。”

  “一个月十两银子的补贴,一年就是一百二十两银子,我听说我们老家的县令一年的俸禄好像就是这个数字。”

  “一项专利就能获得一百二十两银子,而且还是整整的二十年,那光是从学院的补贴里面就能拿到两千多两,这还干什么活啊?这简直就是给了一辈子的好处费了。”

  一想到这里不少的学生都是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别说这些曾经是当工匠的学生羡慕的发紫,就连外面的那些官员们都是羡慕。

  按照索菲亚的解释,这还仅仅只是学校专利局征用了你的专利,每年给你补贴,这要是在大型的基建项目上用上了,并且还给朝廷省了银子,那相应的还能得到更多的银子。

  这不是妥妥的造银子的机器吗?

  老百姓听到这样的事情后穿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

  “听说了没有,现在的京师大学搞了一个什么发明专利局,只要有特殊的能力上交到这个里面去,评估了之后如果达到了标准,就能得到补贴,好像最低档的都有一个月二两银子的补贴。”

  “啥?二两银子?”

  “对啊,这还是不用干活的二两银子,这是最低档。”

  “那最高档的有多少?”

  “十两银子一个月!”那个人做了一个手势。

  嘶嘶嘶……

  周边不少人听的都是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西安在就算有国公爷在努力的营造好局面,但是一个月能有个一两银子的收入,那都还需要累死累活。

  可是手上有特殊的能力的这些工匠,只要申请到了符合专利局需求的专利,每个月躺着就能收获十两银子,那是什么待遇?

  那绝对是人上人的待遇。

  不少百姓都沉默了。

  沉默才是最响亮的震惊。

  以前有多么的瞧不起那些工匠,现在就有多么的羡慕。

  曾经士农工商,是读书人和民户们嘲笑其他两种户籍的基础,但是现在好像发过来了。

  读书人被国公爷杀的是血流成河。

  连读书人心目当中的神圣家族孔家都被推翻。

  从此之后读书人不敢妄称自己乃是唯一的选择。

  如今更是将曾经连普通人都看不起的工匠,抬升到了这种地步。

  有能力的工匠申请到了专利能够每个月拿着十两银子,躺着过日子。

  可是自家就算是累死累活都没有这么多。

  这下普通人彻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生活了。

  原本向往的成为了读书人就能得到一切,现在看起来也不全是,至少现在还有当工匠这条路可以选择。

  “欸!这世道真是变化得太快了,以前谁能想到这些臭工匠也能吃香?”

  “谁说不是呢?”

  “真是颠倒黑白啊!”

  “嘘!你不要命了,不要忘了现在锦衣卫可是渗透到全天下了,税务稽查司那是到处都是你说句什么不好听的话,马上就抓你。”

  “难道现在的锦衣卫也变得这么的无法无天了?”

  “可不是!”

  “他们不是无法无天,按照国公爷的说法是,现在大明正在往上爬坡的阶段,他不求所有人都能用力,但对于那些本来就在边上看戏的人来说,要是还敢说风凉话马上就要被处置。”

  欸!

  这话倒是对的。

  ……

  街头。

  在宛平县小有名气的一个媒婆,今天接到了一笔挺特殊要求的单子。

  一户官宦人家的大小姐居然想找年轻的工匠。

  按理来说官宦人家的小姐不需要他们这种媒婆,因为她们这种媒婆都是接触最底层的百姓。

  但正因为能够接触到最底层的老百姓,现在反而成为了香饽饽。

  也不能说她们成了香饽饽。

  而是因为现在工匠们成为了香饽饽。

  京师大学开学之后,直接选送了一千名工匠入学,每个工匠的待遇都很好。

  而且据说三年之后要是学得好的,可以直接当官。

  一下就把不少人都震惊得要掉下巴。

  一开始大家打死都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但是自从皇帝都亲自出现在京师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后,不少人都相信了这个说法。

  于是民间的风气可就开始变化了。

  尤其是婚恋市场。

  那是最现实的。

  本来不吃香不讨好的工匠阶层们,现在一下就成为了香饽饽。

  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进入到京师大学学习,要比十年寒窗苦读出来当官的几率大多了。

  而且现在国公爷明显很讨厌读书人,杀得读书人片甲不留。

  读书人不想来参加科举考试,国公爷直接就成全了他们。

  转过头来那场恩科考试就变成了选拔工匠的科举考试。

  这种滑稽的事情也就只能发生在明朝,要是发生在别的朝代那都是笑话。

  但更加奇怪的是这种滑稽的事情,在明朝居然还就做成了。

  即便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和官员反对,依旧成功了。

  这是人家国公爷的手段也是如今皇帝陛下的旨意,所以现在可没有人敢说工匠是臭工匠了。

  因为说不准哪天人家就进入了京师大学,出来之后当官,然后整死你。

  回到媒婆这里。

  当媒婆接到这样的生意后也是奇怪。

  跟那大户的管家说道:“哟,这可真是稀奇,官宦人家的小姐居然下嫁了,而且还是找工匠,现在工匠可真吃香。”

  管家听得出媒婆的话语里面有一些嘲讽的意思

  因为这个媒婆曾经也来过府里边,希望给府里的小姐做媒,可是人家是官宦人家,怎么可能会让民间的媒婆去给他们做媒。

  甚至还曾经羞辱过这个媒婆,说她虽然在宛平县小有名气,并且撮合成功了很多对,可那又如何呢?

  我们这些个官宦人家,照样没有把你放在眼里。

  所以今天管家再次找上媒婆,媒婆那张嘴可就一点都不干净了,直接就出言嘲讽。

  管家也是个见惯了各色人等的人,没把她的话听在耳朵里反而是笑了笑:“现如今这些工匠,可不能去嘲讽人家了。

  要知道人家工匠,只要进入到京师大学学习三年,就能够出来为官。

  甚至人家的独门绝技,在专利局要是申请到了最低档次的专利,也能每个月补贴二两银子。

  即便是我家老爷的俸禄也不高,就光是从工钱这方面来讲,那我们想找个这样的姑爷,似乎也不是什么太丢人的事。

  毕竟大家都这样过来的,您说是不是?”

  媒婆听了这坦荡的话后,倒也没有再说什么,收下了定金,呵呵一笑:“这话倒是对的,现如今啊,咱们市面上的年轻工匠只要手艺好的,那都是一家儿郎,百家姑娘求。

  所以您要想挑好的,那还得趁早。”

  管家对媒婆策划倒没有反对。

  现在因为京师大学在正式恩科考试当中,入选一千名工匠,同时搞得声势浩大,又有专利补贴。

  这方面的额外福利让工匠这个行业,瞬间成为了市面上的香饽饽。

  这要是下手晚了,什么好的都要被别人给挑剩下了。

  民间尚且如此,上流的社会更是各个咬牙切齿的同时,却又想着赶紧找些个有能耐的工匠围在自己的身边,培养新的势力。

  风气就是这么变化的。

  一开始肯定是由朝廷列出各种政策,列出令百姓们心动的条件,让所有人都对其中一个行业进行关注。

  这个行业得到了朝廷和官方的关注之后,自然身价百倍。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少当官的虽然恨,但是他们也知道改变不了这样的风气,想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如此一瞬间京城的工匠们,就成为了人上人,成为被大家争抢的对象。

  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有能力,只要伱在这个行业里边待了几年,有一定的声望,立刻就会成为大家伙争相巴结的对象。

  这个风气之下,文官们现在对索菲亚以及陈寒的各项政策越发的反感。

  因为现在他们的所有优势,都因为陈寒搞出来的这个京师大学而变得荡然无存,甚至危机重重。

  而在这个时候为了抵抗京师大学的影响力,文官们精心布局,要修建一条横跨永定河的大桥。

  这座大桥本来是早就在嘉靖年间,已经立下了项目。

  可是由于嘉靖帝走得比较匆忙,而隆庆帝登基之后,又将大量的精力放在了东南沿海的抗倭上面。

  所以这个项目就一直被搁置,如今被文官们重提。

  文官们是希望既然京师大学已经成立,并且里边的工匠都是集天下大能者。

  那就应当让京师大学的那些工匠们大显身手一番。

  接到了这样的任务之后,索菲亚都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下来。

  她当然知道这肯定是文官们的预谋。

  但是她对京师大学的学生以及京师大学背后那些工匠们有信心。

  于是在陈寒还在日本作战,直接由皇帝亲自下令,索菲亚跟京师大学学子们共同研究设计定下了一套方案,准备修建这座跨河大桥。

  可能这座大桥也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次运用到钢铁的大桥。

  在陈寒离开大明去,朝鲜作战之时,就已经将钢铁熔炼技术交给了索菲亚。

  让她在学校里边寻找这方面的人才进行试验。

  而试验的结果在这几个月里已经初步有成效。

  虽说还不能完全地运用在建桥上面。

  但至少可以当做一些重要的材料的补充。

  这也是第一次在大桥上运用。

  这不仅是考验京师大学建学以来的第一次工程建设。

  更考验的是他们的团结能力。

  以及对抗文官们那张嘴的战争。

  所以即便知道这是文官们设下来的陷阱。

  即便知道可能文官会在其中搞破坏,索菲亚也必须要接下这个任务。

  这就是一个阳谋,如果索菲亚所代表的京师大学不敢承担这次的建桥任务,那文官们就有理由说京师大学,不过就是徒有其表,就是在哗众取宠。

  浪费朝廷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建设起来的学校,却只是空有其表。

  那些人虽说个个都所谓地怀有独门绝技,但都停留在理论之上,无法落地到现实。

  如果真让文官们得逞了,那刚刚成立的京师大学的威望就会大打折扣。

  老百姓也会认为花了这么多钱,给每一个工匠这么多补贴,但是却又不能做事,那岂不是在浪费老百姓们的税收吗?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rbet.org。五日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rbet.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