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2章_四合院:百倍返还
五日小说网 > 四合院:百倍返还 > 182.第182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182.第182章

  李建东想要做生意的话,只能选择轻工业。

  儿子们说得没错,轻工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如果事事都要自己去制造的话,根本不现实。

  从各方面考虑,都不如直接去香江进货就可以了。

  李建东也很清楚,自己大儿子之所以想要去香江进货,应该跟他的媳妇是香江人也有很大关系。

  北城距离香江很远,想要回去一趟不容易,如果他的事业就是在香江和北城之间两头跑,那么就可以多陪媳妇回家看看娘家人了。

  对于这点李建东也是支持的。

  毕竟人家女儿嫁了过来,就是自己家人了。

  于是,他想了想就点头说道。

  “你们的想法不错,那么有没有具体的计划?比如说你们两个谁去进货,都进什么货,回来以后要以什么样的方式销售,是开商场还是开批发铺?”

  李建东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李寻复回道。

  “爸,我们想自己开商场,从那边拿货运回来,然后直接销售,这样可以把利润最大化,也可以把成本降到最低,咱们这边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低,如果价格太高的话,我怕没有什么竞争力。”

  “等商场做起来,我和二弟就准备在香江那边开个厂子,把一些经销的商品自己制造,压低成本,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之后。

  这样咱们就能赚一整条线的利润,而且也能保证商品的质量,您觉得呢?”

  李建东点点头。

  对自己大儿子总有这样的想法,表示非常满意。

  不愧是自己的儿子呀。

  虽然他没有系统,但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跟李建东相差无几

  做事情也很谨慎有分寸。

  现在就是不知道他的执行力怎么样。

  李建东决定给他一个机会展示一下。

  于是就对他道,“很好,我觉得你的想法很不错,既然这样你跟寻兴就去干吧,需要多少钱直接跟我说。”

  现在的国家百废待兴,做什么生意都不会赔钱,只要你有东西就一定能卖得出去,便宜的能有便宜的卖发,贵的也有有钱的人来买。

  总之这是一个供不应求的时代。

  吃穿用行,样样都缺

  不过两兄弟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从一开始就没有要太多钱。

  李建东只给了10万块就去了香江,也是在考验他们的本事。

  这些钱并不能买到太多东西。

  如果开一个供销社当然是绰绰有余,想要开一个大一点的商场的话,10万块钱的商品其实并不够干什么。

  但是做生意,也并不一定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想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定好了规矩,先货后款也是可以的。

  这是李建东在他们离开之前教的。

  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来说,这个理念还是比较超前的,不过并非不可行。

  可关键是眼下,他们初出茅庐并没有信誉度。

  李建东的两个儿子和秦淮茹在香江虽然生活了几年,但他们并不涉及生意,在香江,地位其实并不高。

  所以,他们想空手套白狼,有些难度。

  好在李寻复的媳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江人,还是混血儿,相对有些渠道。

  所以李寻复靠着他的媳妇,很快就在香江那边谈拢了一部分货源。

  先交一部分定金,然后供货。

  每个月支付上个月的货款。

  这样一来就算10万块钱也能做很多事情,而且不会压资金。

  至于另一边。

  李建东那里也没有闲着。

  想要开商场,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现在的话自己盖肯定是来不及的。

  于是李建东找了一个比较大的礼堂,进行改造,把一个大礼堂改造成了上中下三层,然后又隔断成几十个分区。

  卖副食品的,卖服装的,卖一些小物件的,卖文房四宝的,还有卖玩具的……

  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一个大型商场就已经改造完毕了。

  这时候,两个儿子从香江那边也已经进了货回来。

  大儿子留在了香江主持工作,二儿子亲自带着货回来。

  货物摆上架之后,李建东招收的销售员也都全部到位。

  这个时期的人们能进厂子的孩子都是选择进厂。

  但是没有工作的人也比比皆是。

  李建东以比普通供销社高一倍的价格招收了一些外貌比较好的年轻人,经过培训后安排他们在商场里当销售员。

  有了这些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营业员,直接就把商场提升了档次。

  而且年轻人的朋友比较多,个个都热情,有活力,互相之间口口相传,没几天就把商场的名声给打响了。

  商场刚一开业,就引来了无数慕名而来的客人。

  第一天的销售额就超过了两万元。

  实在是北城这边缺的东西太多了。

  吃的穿的用的什么都缺。

  有了第一天的销售,一些买到东西的客人们回家之后,也都向自己身边的人宣传这个商场有多么的新潮。

  不但售货员都年轻靓丽,东西也都是一些非常时尚的东西。

  包括衣服的款式,那叫一个漂亮。

  还有发胶摩丝,抹在头上可太吸引眼球了。

  另外还有一些小发卡,小装饰,小吊坠等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玩意儿,但是架不住这年代就是这么的穷,有些人喜欢显摆的,这点小东西也能嘚瑟嘚瑟。

  而且别人见了也觉得确实是好看。

  互相询问一下就知道了,原来这是建东商场里买的东西。

  于是第2天来商场的人就更多了。

  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就算不买都很兴奋。

  人都喜欢凑热闹,李建东的商场里人气越旺,来的人就越多。

  门口连停自行车的地方都还没有了。

  不到一个星期。

  两个儿子带回来的商品就卖掉了一大半。

  眼看剩下的东西已经不够卖,李建东也是紧急给大儿子打电话,让他抓紧时间送第二批货过来。

  那边李寻复也没想到,自己家的生意会这么火爆。

  于是赶紧联系供货商。

  可惜从香江运到北城,一个星期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

  没办法,李建东只好利用自己的关系,从其他地方的供销社先调了一批货过来,这样一来不但成本高了许多,还欠了别人人情。

  不过有了这次的经验,接下来他们进货就更加激进了许多,反正不怕卖不完,就怕没货卖。

  一个月后。

  李建东盘点着一个月的收入,震惊地发现,这一个月他竟然赚了整整80万元

  要知道这80万可是纯利润。

  是除去成本和工人工资,以及其他所有花费之后剩下来的80万。

  在月底最后的几天。

  商场一天的营业额甚至已经超过了六七万,这简直就是躺着都捡钱呀。

  “爸,咱这一个月赚了多少?”

  二儿子李寻兴有些期待的对着李建东问道。旁边秦淮茹和丁秋楠也紧张的看着他。

  李建东合上账本,笑着说道。

  “咱们这个月一共赚了81万3千6百多块钱,平均一天收入两万七,怎么样,这个收入还算可以吧?”

  听到这个数字,秦淮如都傻眼了。

  李建东之前当厂长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收入还不到270块钱,现在开商场一天的收入就是他当厂长100个月的收入。

  这其中是多么大的差距啊。

  难怪自己男人宁可连厂长都不做,也要回来自己开商场,这赚钱的速度真是没得说呀。

  不光是秦淮茹,就连之前有过准备的二儿子李寻兴,也没有想到商场这么赚钱。

  李建东把这一个月的收入全都交给了自己的二儿子,让他带着这80万去香江,和大儿子一起开厂子,建一些生产线。

  主要生产一些国内不允许生产的东西。

  比如电视机等……

  这一条电视机的生产线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事情。

  虽然,现在国内还不允许私人买卖电视机,但用不了两年,等到85年左右的时候,国家就会开放从外面进口电视机了。

  虽然是直接和公家对接。

  但是以李建东的人脉,想要让自己儿子的电视机出现在北城还是很简单的。

  只有80万,想要建一个电视机生产线,恐怕还不能够。

  这个事情可以慢慢来。

  而另一边。

  40号院的人知道李建东退休之后开商场,一个个就在期待着,想要看看李建东能够赚多少钱,毕竟一大爷从不让他们失望。

  要是如果能赚大钱,他们也打算投资一些,跟着李建东一起干。

  等到李建东开这个商城一个月之后,院里的人就开始到处打听,李建东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最终决定让阎埠贵作为代表,去找李建东问一问,如果真的能赚钱的话,他们也打算投资一下。

  顺便问问李建东可以让他们投多少钱?

  阎埠贵这个老算盘,当然是很乐于做这种事情的。

  毕竟他也想投钱,想要跟着李建东干。

  他比其他人更相信李建东,觉得这个商场肯定能赚钱,多了不敢说,一个月一两万肯定是能赚到的。

  这段时间阎埠贵也曾来过李建东的商场,那场面,真是看得他眼热。

  他估摸着,这么大的商场,随便卖点东西,一天的销售额还不得上千块呀。

  哪怕10%的利润,一天也能赚个呀。

  不得不说,袁富贵的实力确实也只能教一个小学,算的误差和现实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李建东现在商场的营业额,一天稳定在5万块之上,阎埠贵才计算出1000块钱。

  来到李建东家,阎埠贵直接就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李,听说你开了一个商场,现在已经一个月了吧,能赚钱吗?”

  李建东见到阎埠贵,就知道他找自己来干什么的。

  笑呵呵地说道。

  “当然能赚钱,而且赚得还不少呢,比在轧钢厂里当厂长赚的多多了,怎么你也想干呀?”

  阎埠贵笑着说道:

  “那感情好啊,你要是愿意分一杯羹,那我就投资你一些钱呗,你说个数吧,咱们院里其他人也打算跟着你干呢。大家都知道你李建东的为人,也相信你的实力,跟着你肯定能赚钱不会错的。”

  李建东就知道他这次来是谈这个事。

  只可惜。

  40号院的实力李建东还是清楚的。

  在这个万元户都非常稀少的年代,他们一家一户才能拿出多少钱,两千块三千块就已经算是多的了。

  但是这些钱放到李建东这儿,根本就不起眼。

  他商场里随便一个摊位,一天的销售额,也差不多都上千了。

  关键是李建东的商场,根本不需要他们投资。

  要钱的话,李建东这边有的是,他现在最缺的其实还是人。

  缺的是比较信任的人,以及有能力的人。

  40号院里有能力的人,现在大部分都在厂子里,但是值得信任的人却有很多,阎埠贵就是其中一个。

  于是,李建东想了想说道。

  “老阎,要不这样吧,商场这边的已经开起来了,投资太大,你们的钱进来也激不起什么水花,分不到多少钱。”

  “如果你们真的想跟着我干,不如咱们院合力开一个小商品生产公司,专门制造一些平时热销的小商品,你们造了出来,我负责帮你们卖,到时候咱们一样一起赚钱,你们觉得怎么样?”

  开商场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随便找几个销售员来干就可以了。

  但是,开小作坊,就必须得有信任的人盯着。

  李建东现在商场里热销的东西有很多,中大部分还是要从香江那边进货,距离太远。

  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完全可以自己制造。

  如果让阎埠贵他们自己开小作坊。

  不但进货的渠道更近了,成本也降低了,最主要的是提升咱们内地轻工业的生产力。

  这才是李建东最想看到的。

  他原本的计划用商品来带动生产,先让40号院做一些热销的小商品生产,

  其他人看到他们能够赚钱,自然也就会跟着他们40号院学习。

  到时候李建东再去找这些人合作,帮助他们销售。

  这样完整的生产和销售量不就建起来了吗?

  然后香江那边只进一些比较高档的东西,等北城这边的生产能力提升以后,在慢慢的把所有商品都交给北城这边来生产。

  让自己的儿子在那边主要关心电视机等高科技物品的制作。

  这就是李建东的长远规划。

  阎埠贵听到李建东的安排陷入了沉思,这和他来之前的计划不一样。

  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跟着李建东干不吃亏。

  他让自己干什么,自己干什么就行了,到时候稳稳地能赚钱。

  不过他现在还是最好奇的一点,就是李建东这个商场到底能赚多少钱?

  于是阎埠贵继续问道。

  “老李,你还没说你这个月赚了多少钱呢?”

  李建东用手比划出一个八,笑着说道。“就这么多。”

  阎埠贵有些疑惑的问:“这是多少?八千块?”

  刚开的商场,薄利多销嘛,能赚8也不少了。

  李建东正是知道阎埠贵的这个心理,所以才没有跟他明说自己这一个月赚了81万,否的话很可能会把阎埠贵的心脏病给吓出来。

  见他只猜了个8000,李建东也没有纠正。

  他只是笑笑说。

  “老阎,你赶紧回去跟院里的人商量一下吧,如果你们愿意跟着我干开小商品店的话,回头我就让人给你们列个清单让你们选择一下,看看想要干哪一种小商品,饭一口一口吃,等你们把厂子做好了,能够生产出合格的小商品了,我才一点一点给你们发单子,到时候肯定让咱们院成为整个街道最富有的院,一个月赚个千八百的应该没问题。”

  李建东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夸张。

  如果阎埠贵他们真的按照李建东的交代,开小商品作坊,那么一个月赚1000块钱,而且是每户赚1000块钱,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但是对于阎埠贵来说,这个数字就太吓人了。

  现在,大儿子身为扎钢厂的厂长,一个月工资才200多块钱。

  他这个退休小老头开个小作坊,一个月就能赚他的5倍,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吧。

  “老李,你不是糊弄我的吧,到时候一个月要是赚不到1000块钱,我可得去你家蹭饭呀。”

  阎埠贵眼冒精光,表情滑稽的说道。

  “行行行,要是赚不到钱,到时候你天天来我家吃饭,你还是赶紧回去先问问院里的人吧,这种事也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做决定的。”

  李建东把阎埠贵打发走。

  然后就继续规划下一步的安排。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这个商场能这么赚钱,一个月就赚了80万,足够他建一个博物馆了。

  虽然那80万已经交给二儿子,带去了香江,但别忘了李建东还有收徒系统给的钱,这些钱他一直没有拿出来用,现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花了。

  于是李建东找来了韩春明,开始跟他商量建博物馆的事情。

  韩春明听李建东终于要行动,也是激动的差点跳起来。

  这些年他一直都在等着李建东建博物馆。

  今天终于被他给等到了。

  “师傅博物馆的地址您选好了吗?准备建一个多么大的,钱够用的了吗?如果不够的话,我这边也攒了一些,你可千万别跟我客气啊。”

  李建东当然不会跟韩春明客气,不过这个钱他也不打算让韩春明来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wrbet.org。五日小说网手机版:https://m.wrbet.org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